- 纳什均衡在双人与多人底池中的作用
- 多人底池中纳什均衡的缺陷及为何我们仍需追求纳什均衡
- 均衡策略如何让玩家实现收益转移
- 这些理论动态在德州扑克实战中的意义
纳什距离
在双人零和游戏中,纳什均衡概念具有特别良好的特性和吸引力。纳什均衡可以确保:在给定对手策略前提下,双方玩家的策略都是最优的;更重要的是,任何玩家都不会被剥削。由于游戏是零和性质,一方收益即另一方损失。若双方均采用均衡策略,任何偏离都无法提升 EV,也无法被对手利用。因此该均衡提供防御性保障:只要遵循策略,无论对手采取何种行动,都能确保玩家获得最低预期 EV。这使得纳什均衡成为双人零和场景中稳健可靠的理论解。
然而,在多人游戏中,情况存在根本性区别。当玩家采用纳什均衡策略时,他们仅是对其他玩家当前策略的最优应对。但这无法提供像双人零和博弈中的安全性或防剥削保障。
多人底池的核心问题是,多个对手可能同时调整策略。一个在当前策略下最优的决策,当多个玩家同时改变策略时会变得更脆弱。例如在三人游戏中,两名玩家可能(有意或无意)调整策略损害第三人的EV —— 即便第三人正执行最优策略。策缺失略稳定性也就意味着,多人游戏的均衡策略无法像两人零和博弈那样提供防剥削保证。
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多人游戏中仍然追求纳什均衡?虽然缺乏防御保证,但在多人游戏中收敛到纳什均衡(或最小化纳什距离)仍能提供宝贵的策略建议。
首先,纳什距离低的策略确保玩家执行近似最优策略,这在实际游戏中往往带来更稳定和可预测的行动模式。事实上,在多数策略学习环境中存在一个合理假设:当玩家不串通、自私地优化自身结果时,系统会自然收敛到纳什均衡这个稳定点。这种均衡的形成源于个体玩家基于自身利益的学习与行动,无需中央协调或玩家间合作。每个玩家改善自身处境的独立行为就足以推动整个系统达到纳什均衡,这在多人动态中具有核心价值。其次,均衡策略可作为学习和制定剥削策略的基准线起点。最后,纳什均衡始终是博弈论的基石概念。它定义了没有玩家存在偏离动机的状态,即便在多人情境中已不具备两人零和博弈的防御属性,其仍然是计算机算法和理论分析的自然目标。
理论示例:三人 Kuhn 扑克
中所述内容:牌堆仅包含四张牌(A、K、Q、J)。三名玩家各获得一张底牌,且无公共牌。仅设置一轮下注环节:所有玩家需支付 1 单位前注,并选择是否用剩余 1 筹码进行全压。
已知的三人Kuhn 扑克纳什均衡族包含玩家 2 和玩家 3 的自由参数。这意味着存在无限多组均衡解 —— 尽管玩家 1 没有策略选择空间,玩家 2 和 3 仍可在保持自身最优 EV 的前提下调整策略。该均衡族之外是否存在其他均衡仍是未解难题,但我们的 solver 给出了该族内的解。
出现一个有趣现象:玩家 2 可在维持自身 EV 的前提下,选择 0 至 1/4 区间内的参数 β,该参数基本对应玩家 2 的诈唬频率。含 β 的纳什均衡赋予三名玩家的期望值如下所示:

德州扑克中会出现吗?

总结
文章来源: GTO WIZARD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