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 开放 发现 分享 专业 助力
注册
Ctrl + D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英雄过牌的理由:为什么优秀玩家知道何时不下注

在扑克中,“英雄(Hero)”这个形容词最常用来形容 跟注。用弱手跟注一个大注是你在牌桌上能做的最冒险的操作,甚至可以说比用弱手牌下注还要冒险。除了如果你猜错而亏钱之外,你还可能被看成“鱼”。而英雄又是什么呢?不就是那些为了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而承担巨大风险的人吗?

不幸的是,“英雄主义”的正面含义让英雄跟注显得比实际更重要。用低级手牌跟注,可能比弃牌、价值下注或过牌更冒险,但它本身并没有更高价值。事实上,它往往不如那些不起眼却稳健的操作——也就是成功玩家赖以生存的基本打法——更有价值。

优秀的过牌和弃牌强调的是 纪律性、专注力和精准度,而非鲁莽作秀。它们并不花哨——有时候甚至会让你感觉不爽——但对于高水平玩法来说,它们是必不可少的。

英雄跟注之所以受到过度关注,是因为它通常伴随着 大底池。当跟注成功时,你会获得双倍的多巴胺奖励:

  1. 来自于你认为自己打得很出色(或至少相信自己打得好;而你的对手这次是在诈唬,并不能证明你的跟注本身就是 +EV);

  2. 来自赢得一个大底池。

 

第二个奖励往往会掩盖第一个奖励,这对于过牌和弃牌这种不那么花哨的操作来说是个问题。这类操作虽然正确,但不会立即为你赢得任何筹码,而是帮助你 避免损失,同样重要,却不如赢大底池那样直观令人兴奋。因此,庆祝任何形式的高水平操作都很重要,尤其是在没有大底池奖励的情况下。

如果说实话,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一半原因。我想展示 过牌也可以很英雄,并解释英雄过牌背后的策略。同时,我也想通过庆祝自己最近的一次英雄过牌来奖励自己,希望这能鼓励大家欣赏这种操作,让它在未来更加常见。


手牌分析

在一场 $200 在线锦标赛的 钱圈泡沫阶段,我在 LJ拿到了 AdAs。泡沫阶段拿到 AA 是一把双刃剑。当然,你会很高兴,但很难赢下大底池,因为其他玩家强烈倾向于避免风险,直到他们保证入钱。除了特定情况,你能希望的最好情况是对手认为你在泡沫阶段会疯狂偷盲,不会轻易相信你拿的是强牌。

翻前

我加注到 2bb,BB 跟注。可惜的是,这个 BB 原始筹码约 15bb,尤其不愿意给我动作。临近泡沫阶段,短筹码玩家应该更专注于保本,而非积累更多筹码。这在 BB 的 风险溢价 18.1% 中有所体现。

翻牌

翻牌为 8♦8♣5♦,对手过牌。
这里有理由选择 过牌,因为 BB 拿到什么牌的可能性很低,但下注也有道理。恰恰因为我会用最差的牌下注,BB 有一定动机用半诈唬牌或诈唬再加注。解算器(solver)在这个场景建议我用整个范围下注

我选择最小下注,约 20% 底池,对手果然加注到略高于 3bb,约 33% 底池。这正是我预期的情况。虽然他们可能轻松翻到三条,我跟注了,并计划在大多数河牌继续跟注。

转牌与河牌

可惜的是,转牌 2♥ 时,对手过牌。我跟注过牌,仍保持谨慎,更关注诱导诈唬而非轻跟,河牌为 5♥。这是糟糕的河牌,因为它改善了对手最可能的手牌,这些手牌本来可能会过牌跟注河牌。

幸好,对手再次过牌。此时,我很可能拿到最大牌,准备进行价值下注。为了确定下注大小,我必须考虑目标手牌——即我预期 BB 会过牌跟注的手牌。但我根本想不到有哪手!

进行价值下注,不仅要在下注前领先,还必须在对手跟注后仍领先。而在这一点,这似乎很难做到。

相关问题不是:“BB 拿到比我大的牌的可能性有多大?”(答案:非常低),而是:“BB 拿到一个合适跟诈唬的牌或者比我大的牌的可能性有多大?”在这种情况下,两者都不太可能。最可能的情况是 BB 翻牌诈唬后放弃。但我下注也无法从这些手牌中赚钱。此时下注的价值取决于两个不太可能情况的 相对概率,而非最可能的情况。

有点胆怯,我标记这手牌为日后复盘,过牌了。BB 摊牌 Q♠7♠,我赢下底池。

 


极化过牌范围?

虽然我预计 AA 很可能领先,但我河牌过牌有三个原因:

  1. 临近泡沫阶段,我的短筹码对手尤其不太可能用类似 A 高 的牌进行英雄跟注。

  2. 我手上的两张 A 阻止了 BB 拿到可能英雄跟注的手牌(例如 A 高)。

  3. 最重要的是,我预计 BB 的范围是极端的。如果我领先,更可能领先于类似 Q♠7♠ 这样弱的手牌(翻牌诈唬,不会跟注河牌)而非中等手牌如 A♠7♠ 或 77。在这种情况下,下注通常会导致对手弃牌,偶尔可能让我撞到满堂红。

最后一点可能有点意外,考虑到 BB 在转牌和河牌的过牌。


过牌范围通常不是极端的

激进动作——下注和加注——通常会极化范围。

当你观察到对手下注或加注时,应更新对其范围的认知:

  • 对手范围中非常强或非常弱的手牌概率应提高

  • 范围中中等手牌概率应降低

这并非对对手策略的剥削性假设,而是他们受到激励去这么做。即便是不可剥削的解算器,也会将下注或加注玩家的范围视作更极端,而过牌或跟注玩家的范围更集中。

由于激进范围更极端,你通常应该以 较低激进度 回应。极端范围的玩家在被加注时不会遇到太多难题:

  • 他们乐于用强牌增加底池

  • 弃掉弱牌损失不大,因为获胜机会本就有限

因此,当面对下注时,你更可能选择跟注而非加注;相反,面对过牌,你有更多动机下注。


中途改变策略时的复杂性

如果对手翻牌加注后转牌过牌,你是否应该预期他们河牌范围仍极化?


极化并非全有全无

  • 下注并不会让玩家范围完美极化

  • 过牌也不会让范围完全集中

更精确地说,过牌会使范围 较少极化,但少极化是相对于什么而言呢?

  • 少极化是相对于他们过牌前的范围

  • 如果之前的范围高度极化,那么“少极化”的过牌范围可能仍相当极端


读牌的逻辑

读牌是演绎逻辑的练习。

  • 你从 1326 种可能起手开始

  • 每看到一次动作,你就从范围中排除一些手牌(或部分手牌)

  • 到河牌时,你至少已经看到对手三次动作,因此可以对其范围形状有清晰认识,尽管很少能精确锁定某手牌

  

在这手牌里,BB 在翻牌圈的 check-raise是一种极化动作。虽然加注的尺度不大,但其背后代表的风险却很大。短筹码玩家在泡沫阶段不应该在 OOP用一手边缘牌去扩大底池。他们的加注应该要么代表一手足够打光的强牌(多数情况比我的牌还要好),要么就是一手过于弱(或几乎太弱)而无法合理跟注 c-bet 的诈唬。

随后 BB 的过牌让他们的范围 极化程度下降,但由于在翻牌 check-raise 后范围已经高度极化,所以到了河牌时,尤其是在 5 公对 的情况下,他们的范围依然保持着很强的极化特征。


极化的量化

极化要比 权益 或 期望值这类指标更难量化,但我们可以通过 权益分组(equity buckets) 来大致把握。
GTO Wizard 会根据手牌对抗对手范围的权益,将其划分为:

  • Best(最优)

  • Good(较好)

  • Weak(较弱)

  • Trash(垃圾)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权益评估基于手牌在对手 还没回应某个动作前 的权益,因此一手牌可能会随着对手的回应而改变类别。比如,一手“Good”牌在下注后,如果遭遇对手跟注,它可能会变成一手“弱”牌,因为对手通常会弃掉许多被它压制的手牌。


BB 范围极化的演变

在理解这一点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追踪 BB 范围在整手牌过程中的极化变化。我这里把 Good 和 Weak 统一归为一类,作为“中等牌力”的代表。这样做会掩盖一部分细节——即有多少手牌是接近“中强”,有多少是接近“中弱”——而这些其实也会对极化程度产生影响。但好处是我们可以用一个单一的指标来进行追踪。

当这些 中等牌力 的手牌比例增多或减少时,就意味着 BB 的范围正在变得 不那么极化 或 更极化。这种变化可能来自:

  • 他们自己的动作,

  • 对手的动作,

  • 或新的公共牌。

事实上,后两者有时是捆绑在一起的。比如,在 BB 翻牌加注 和 看到转牌 之间,有两件重要的事情发生:

  1. LJ 跟注了加注

  2. 转牌亮出

这两点都会影响 LJ 的范围极化程度。但我们没有好的办法将它们严格分开,所以在看下方图表时,请牢记这一点。

BB 翻牌 check-raise
BB 在翻牌会用整个范围去过牌,因此这个动作本身没有提供新的信息。
但当他们选择在翻牌加注时,就让他们持有中等牌力的可能性相对更低。
实际上,翻牌阶段的数据有些“误导”,因为 BB 的许多诈唬手牌依然拥有相当权益(比如 live cards 或后门听牌)。这些手牌被归入了“Good+Weak”类别,但它们大多数都处于该类别的低端。

LJ 跟注,加注圈转牌 2♥
BB 翻牌的许多诈唬手牌,直到以下两件事发生后,才会被降格为 Trash:

  1. LJ 跟注了加注。LJ 的跟注范围自然比弃牌范围更强。BB 的最弱手牌在对抗 LJ 的持续下注范围时所拥有的一部分权益,会在 LJ 弃掉弱牌后消失。

  2. 转牌是一张空白牌。2♥ 并没有让 BB 的高张配对,也没有改善任何后门顺子听牌,因此在翻牌看起来像半诈唬的牌,现在更像纯空气。

 

BB 转牌过牌
转牌过牌确实降低了 BB 范围的极化程度,但这是相对的减少。
到这个阶段,他们范围里不到一半是中等牌力,因此尽管过牌使中等牌力比例稍微上升,但整体比例仍然很小。

LJ 过牌,河牌 5♥ 出现
河牌依旧没有改善 BB 的垃圾牌,但更关键的细节是 LJ 的过牌
在对抗 BB 的转牌过牌范围时,LJ 范围里有 15% 的 Trash
但当 LJ 自己选择过牌时,他们的过牌范围里只有 8% 是 Trash
这意味着 LJ 在转牌时选择下注的手牌里,Trash 占比更高(这是正确的,因为转牌下注范围应该是极化的),因此 BB 的“弱牌”在对抗 LJ 的过牌范围时权益更低。

BB 河牌过牌
这点让我最惊讶:BB 的范围在河牌过牌后反而变得 更极化
由于泡沫期高风险溢价的存在,诈唬并没有吸引力,所以 BB 几乎不去诈唬。
因此,垃圾牌在他们河牌过牌范围里远远压过了本就数量很少的中等牌力。

与其说是极化,不如说 BB 的过牌范围就是单纯的弱。超过 83% 都是垃圾牌!

BB 跟注河牌全下
我之所以把这一点包括进来,即使它在实际牌局中并没有发生,是为了说明为什么 LJ 不能在河牌对许多可能领先的牌进行价值下注。他们本身有一个很小的风险溢价(1.4%),所以如果他们同时还阻断了一些 BB 的强牌,那么遇到更好牌的风险就可能超过被更差牌跟注的收益。

不过这两种情况都不常发生,因为 BB 会在 83.5% 的情况下弃牌。但这些弃掉的手牌本来在过牌时也能被潜在的价值牌击败,所以它们并不会影响下注的价值。在 BB 偶尔能够跟注的少数情况里,遇到怪兽牌的风险就显得很大。

当然,LJ 可以通过调整下注尺度,在边缘上影响这些数字。但即便允许更小的下注,许多 AA 组合在下注与否之间依旧indifferent

  

这里的关键牌是 ♦A,而我确实持有这张牌——不过如果说这是我选择过牌的决定性因素,那就是撒谎了。正如我们之前讨论的,BB 在这个翻牌面上通常没有动力去过牌加注像 A 高这样中等强度的牌。主要的例外情况是当他们有坚果同花听牌时,这样加大底池的风险较小;或者当他们有坚果同花听牌的阻断牌时,这会让对手弃牌更多。

在翻牌过牌加注、转牌又是一张空白牌后,A 高依然保有一定的摊牌价值,因此 BB 更倾向于不拿它来诈唬。他们可以在转牌和河牌都过牌,甚至考虑 bluff catch。不过很自然地,如果他们没有 A 高,那就不可能用它跟注,而当 ♦A 在 LJ 手里时,他们拥有它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结论

在扑克里,收益总是伴随着风险(即便是在河牌最后行动时选择过牌,也意味着冒着错过一次盈利性价值下注或诈唬的风险),但更大风险并不总是意味着更大回报。毕竟,降低风险至少和提升回报同等重要——特别是在 ICM 生效的时候,更是如此。

这意味着所谓的“英雄式操作”,即那种最引人注目的高风险表现,并不一定就是最赚钱的。伟大的下注、弃牌,甚至是过牌,都能和伟大的跟注一样为你赚到钱,所以同样重要的是在牌桌之外学习它们,并在牌桌上找到这些机会。

为了避免“风险”的含义,我更喜欢把这些操作称为“above the rim”(超越常规),而不是“heroic”(英雄)。一次超越常规的操作,无论是弃牌、跟注还是过牌,都不是单凭直觉就能找到的。

直觉是系统 1 的过程,这意味着它擅长处理诸如“我是否有最强牌?”这样的二元判断,但不擅长处理“两个不大可能的事件中,哪个更有可能发生?”这样的计算。如果你是一名有经验的玩家,你的直觉可能十次中有九次是对的,但这并不会让你相较于其他同样有经验的玩家获得优势——因为他们同样也会在这九次里做对。

要完成那些超越常规的操作——那些十次里才出现一次的棘手情况,而不够用心的玩家会错过——你需要演绎逻辑。你必须在整手牌过程中仔细追踪对手的动作,在获得新信息时不断处理并及时更新自己的判断和假设。

没有任何事情应该是“理所当然”或“显而易见”或“标准操作”。

过牌范围通常不是极化的。如果你假设它们从来不是极化的,你会在大多数时候判断正确。但最优秀的扑克玩家追求的是每一个边缘优势,而这就要求你保持开放心态,去抓住那万分之一(或千分之一)的情况,在那种情况下,“显而易见”的操作并不是最优解。

文章来源:GTO WIZARD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在德扑荟,我们重视您的安全和隐私.
只使用安全服务器和支付处理器,并制定了严格的隐私政策来保护您的信息和订单详情。

2025 年 9 月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签 到
请登录后签到
每日签到得1积分,每连续签到7日将额外得10积分

我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