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 开放 发现 分享 专业 助力
注册
Ctrl + D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深度理论】平衡的多种表现形式

当你想到扑克中的“平衡”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什么?

很可能,你最初是通过诈唬和抓诈的关系接触到这个概念的。如果你的下注范围不平衡——例如在某个场景诈唬过多或不足,那么对手就可以通过相应地增加或减少抓诈频率来剥削你。反之,如果他们抓诈过多或不足,你也可以通过调整诈唬频率来剥削他们。

 

  
这个例子是理解“平衡”原理的很好的起点,因为它简单、清晰,并且在河牌圈相对容易量化。你能直观地看到自己策略与对手策略的关联,以及一方的不平衡如何使另一方也主动偏离来剥削这种偏差。然而,这仅仅是平衡的一个基础层面。在更深层次的扑克理论中,还存在着许多类似的动态关系。并且,由于所有这些关系共同塑造了solver输出的均衡策略(许多不同手牌以特定频率混合行动),理解它们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solver策略。

不过,这些关系大多不像诈唬/抓诈频率那样易于精确计算。因此,本文的目标并非精确解算(这在实战中也难以实现),而是帮助你理解这些关系,从而更深入地寻找自己和对手策略中可能存在的漏洞

 

前街的复杂性
在河牌圈之前,大多数手牌无法被简单地归类为纯粹的“诈唬”或“价值”。虽然日常交流中我们可能称某手牌为“诈唬”,但要更深入的理解是:一手牌下注被对手跟注后赢下底池的能力,无论是通过提升牌力还是再次诈唬,是与河牌圈诈唬的一个重要区别。诈唬和抓诈的关系在前街仍然存在,但比例通常不会如此清晰地计算,因为手牌尚未明确定义。当下注或面对下注时,还需要考虑一种新的平衡: 

  
由于前街手牌的价值可以改变,玩家在面对下注时有动机用中等牌加注,而非像河牌圈一样中等牌只会跟注。用中等牌加注的好处在于:它能拒绝对手的底池权益,或从听牌中获得额外价值,甚至可能迫使对手放弃一手更好的牌。风险则在于:我们可能在远远落后于对手顶端范围时造大底池,并失去了在未来街上进行盈利抓诈的机会(打盖了对手会持续诈唬的弱牌)。 

GTO下注范围通常包含两个部分:

  • 一个更极化的部分:极强的牌希望对手加注,极弱的牌在被加注后弃牌时仅损失下注的筹码,没有被拒绝什么权益,因此它们不介意面对加注;
  • 一个更线性的部分:它们能从对手弃牌中获益,也不介意被跟注,但讨厌被加注。
这些线性手牌包括半诈唬和非坚果牌的薄价值下注,薄价值牌中许多牌不足够在未来街上再次价值下注,但可以通过当前街拒绝对手权益获益,同时在被跟注时仍有不错的胜率。过度极化的下注范围会让对手不再有加注的意愿,而过度线性的下注范围则会让对手减少跟注的意愿,更倾向于加注或弃牌来应对。

极化部分和线性部分之间的平衡,对应着对手跟注频率和加注频率之间的平衡。 

牌面覆盖

 

牌面覆盖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尽管与平衡相关,却更难量化。本质上,实现牌面覆盖的方法及其动机可归结为以下几点:在任何非弃牌范围(如下注、过牌、跟注或加注)中,玩家希望包含多种手牌类型,以避免在未来的牌街上让自己的范围显得过于可预测。例如,如果两张红心的同花听牌面,通常在你的下注范围和过牌范围中都包含同花听牌是正确的策略。这样,无论你在当前牌街的行动如何,当下一张牌带来第三张红心时,对手都无法自信地用他的非同花手牌进行价值下注。同样,在两种范围中除了同花听牌外还包含其他弱牌通常也是合理的,这样当同花形成时,你就仍然有可用的诈唬组合。

 

  
然而,牌面覆盖并不总是完美地覆盖。即使是solver也无法设计出在所有可能的出张上都完美平衡的策略!通常,solver会考虑手牌大类如同花听牌和顺子听牌,来进行牌面覆盖的平衡,但不能够照顾到过于边缘的情况。在那些罕见情况下,solver也会发生范围的不平衡,并尽力在这条街重新优化策略。比如同时完成花顺听牌的1-2个河牌出张上,可能空气牌不足(发生范围不平衡),进而选择一部分成牌转诈唬(尽力重新优化策略)。 

河牌率先行动
上述概念不仅适用于早期阶段,也适用于当你在河牌圈率先行动时(或者实际上,任何有未来决策点的非终结行动)。 

  
因为在不利位置玩家的过牌不会结束行动,他们有动机用自己的最强牌过牌,以引诱对手下注,然后加注。他们也有动机用自己的最强牌下注,以引诱对手诈唬加注和价值加注(此外还能获得来自本会过牌的较弱牌的跟注)。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在有利位置(IP)的玩家,当他们使用多种下注尺度时。他们显然有动机用坚果牌下大注(通常是全压),但也有动机下小注设陷阱,希望诱使那些不会跟注全压的牌型进行加注。

和之前几条街类似,陷阱牌与薄价值牌的比例决定了对手用非坚果牌加注诈唬或获取价值的动机。陷阱牌是希望遇到对手加注的牌型。薄价值牌被跟注时领先,但遇到加注时会损失EV。

 

面对翻前加注
上述所有概念同样适用于翻前阶段——这当然属于早期街。事实上,在翻前更难将手牌归类为”诈唬”或”价值”,因为任何手牌都很难超过70%或低于30%的权益。翻前额外的复杂性在于:除非行动弃牌到小盲位,否则你很可能面临多人底池,而多人底池中的均衡理论会变得很脆弱。假设HJ位open,你在CO位3-bet。你构建的范围完美平衡了前文讨论的概念:线性部分激励HJ 4-bet,极化部分激励HJ位跟注,再混合一些同花连张,让你既能在高牌面诈唬,也能在中等连接牌面全压。此时BTN位玩家突然冷4-bet,彻底打乱了你精心设计的平衡。

你的3-bet范围主要针对初始加注者保持平衡,这取决于他们的跟注和4-bet频率以及翻后打法,因为他们是最可能与你争夺底池的玩家。但你也会受到其他玩家的限制,因此CO位在面对LJ开池时VPIP的手牌比HJ面对LJ时多,而BTN更多。他们都面对相同的初始加注,但由于位置靠前的玩家后面有更多玩家行动,他们需要更强的牌来争夺底池。

 

  
不同位置面对LJ加注的应对,100bb现金桌
这一切与平衡和剥削性有什么关系?假设你在CO位面对一个加注,且知道BTN位是一个紧而被动的玩家,他会比solver弃掉更多牌,也很少加注。或者,在现场扑克中,你可能观察到他们准备弃牌。以上两种情况,你基本等于坐在BTN位,因此可以采用比通常更多的跟注策略(注意:跟注频率仍然不高)。反之,如果BTN位过于活跃,你应在CO位玩得更紧,倾向于3-bet或弃牌的策略。

 

混合策略
在单挑底池中,混合策略的核心在于平衡。当solver让某手牌混合下注和过牌时,是因为有动机让这手牌出现在两个范围中。如果你在某个范围中过于频繁地使用特定类型的手牌,对手可能以此剥削你。然而,在多人底池中,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例如,在BTN对LJ加注的回应中,几乎所有主动入池的手牌都混合了跟注和加注: 

  
你可以自由调整跟注和加注的频率——增加跟注或加注的频率——这不会像在单挑底池中那样显著影响你的EV或让你可被剥削。通过调整这些策略,本质上是在决定剩余EV如何在待行动的玩家之间分配(例如LJ和BB,SB)。当你加注时,通常对LJ更有利,因为这大幅降低了盲位玩家参与底池的可能性。加注并非主要为你自己提升EV,而是将EV从BB重新分配到LJ。相反,跟注使盲位玩家更可能进入底池,允许他们实现权益。有时盲位会赢得一个如果你选择了3-bet就属于你的底池。但你在BTN跟注的好处在于冒的风险更低。

因此,对你来说,这通常是一个平衡的权衡,大多数手牌没有明确的偏好。LJ希望你3-bet,因为你用更多筹码冒险帮他获得了盲位更多的弃牌率;而BB希望你跟注,因为他们能获得你允许的便宜跟注的机会。

实战中,LJ可能是难缠的对手,而大盲位是弱玩家。这种情况下,你有强烈的跟注动机——既不想给LJ的强硬玩家4-bet的机会,又欢迎大盲的弱牌入池。反之,若LJ位是弱玩家,你就该用更激进的3-bet隔离,把盲位的强敌赶出底池。

 

结论
Solver策略是多重博弈后精密权衡各种动机的产物。即便看似隐晦,但每个细节都至关重要。solver用K6s跟注却弃掉K7s必然有其逻辑,选择20%而非18%的频率也自有道理。这些策略背后有一部分基于对手在当前街的动机,另一部分则是针对后续发牌——往往两者兼有。solver在此展现出极致的精密。然而实战中,你永远无法完美复现这些平衡,对手亦然。但理解所有权衡点后,你能更好地维持自身策略的大致平衡。更重要的是,你将能预判对手策略的失衡点,并相应调整自己策略来剥削对手。

 

文章来源:GTO WIZARD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在德扑荟,我们重视您的安全和隐私.
只使用安全服务器和支付处理器,并制定了严格的隐私政策来保护您的信息和订单详情。

2025 年 9 月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签 到
请登录后签到
每日签到得1积分,每连续签到7日将额外得10积分

我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