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 开放 发现 分享 专业 助力
注册
Ctrl + D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身体】怎样才能“睡个好觉”?超详细睡眠健康指南来了→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睡眠是人的基本生理功能。睡眠可消除疲劳、恢复精力,良好的睡眠对于维持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认知和记忆力有重要作用。
  
近日,全国爱卫办发布《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什么样的睡眠才是好睡眠?怎样才能拥有高质量睡眠?这些关于睡眠的要点,一起来了解。
  
01

不同年龄有“最佳睡眠时长”

你每天需要睡多久?

《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提出,不同年龄段人群所需睡眠时长不同,且因人而异。一般来说:
  
  • 0-3月龄婴儿每天需要13-18小时;
  • 4-11月龄婴儿12-16小时;
  • 1-2岁幼儿11-14小时;
  • 学龄前儿童10-13小时;
  • 中小学生8-10小时;
  • 成年人7-8小时;
  • 老年人6-7小时。
  
规律的睡眠时间是健康睡眠的保障。提倡顺应四时,起居有常。保持规律的入睡和起床时间,维持稳定的生物节律。
  
  • 成年人推荐晚上10-11点入睡,早晨6-7点起床;
  • 老年人推荐晚上10-11点入睡,早晨5-6点起床。

 

02

什么样的睡眠才是好睡眠?

  
良好的睡眠质量是健康睡眠的关键。良好睡眠质量通常表现为:
  
  • 入睡时间在30分钟以内(6岁以下儿童在20分钟以内);
  • 夜间醒来的次数不超过3次,且醒来后能在20分钟内再次入睡;
  • 醒来后感到精神饱满、心情愉悦、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如经常出现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6岁以下超过20分钟)、睡眠中觉醒且醒后无法再次入睡、白天频繁打瞌睡犯困、夜间鼾声响亮伴有呼吸间歇、睡眠不规律、睡眠过程中出现梦游、遗尿等异常动作时,提示可能患有睡眠障碍,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帮助。
  
03

长期睡眠不良有哪些危害?

  
睡眠不良是指睡眠时长不足或过长、睡眠质量下降或睡眠规律紊乱。
  
常见表现有睡眠时间减少或延长、不能按时入睡、入睡困难、早醒、夜间频繁醒来、眠浅梦多、白天嗜睡等。
  
  • 长期睡眠不良会导致反应迟钝,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下降,学习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增加交通和生产安全风险;
  • 会导致情绪不稳,烦躁不安,严重者会诱发焦虑、抑郁等;
  • 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和癌症等患病风险。
  

 

04

怎样才能拥有高质量睡眠?

  
睡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需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宜的睡眠环境来支持。
  
  • 养成规律的睡眠时间,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避免久坐,适度晒太阳。
  • 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根据个人的习惯保持适宜的光线强度,室内温度在20℃-24℃、空气湿度在40%-60%为宜,经常开窗通风。
  • 床垫宜相对坚实,不要过度松软塌陷,枕头高矮适中,被褥清洁干燥。
  • 运用正念、放松训练、认知调整等心理疏导技巧,睡前洗澡泡脚等,都有助于睡眠。
  • 避免熬夜、睡前饮酒喝茶,晚餐不宜过饱过晚,睡前尽量不要刷手机。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综合全国爱卫办《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
本期编辑:刘杰、方梓祎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在德扑荟,我们重视您的安全和隐私.
只使用安全服务器和支付处理器,并制定了严格的隐私政策来保护您的信息和订单详情。

2025 年 9 月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签 到
请登录后签到
每日签到得1积分,每连续签到7日将额外得10积分

我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