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版:始终下注
实践中通常会发生的事情就是我们在执行更为复杂的策略时会进一步降低自己的EV,因为在尝试执行的过程中我们犯了太多的错误。
结论就是,对于人类玩家来说,一个稍微不那么准确但持续的策略从长远来看通常会产生更好的结果。
寻求逻辑简化
随后我们会强迫解算器下注整个范围,因为下注率已经是67%了。如果解算器的下注率低于50%,我们可能会通过要求解算器100%过牌来尝试进行简化。
本着这种精神,如果我们采取上诉模型并强迫解算器过牌整个范围会发生什么?总体而言这似乎是一个不太符合逻辑的解决方案了。有意思的是,尽管这样,EV居然从2.74bb增长到了2.79bb。这彰显了有时候探索最明显简化之外的价值。
似乎解算器并没有受到翻牌圈选项简化的严重影响,因为它可以通过在后街进行一个完美的GTO调整来进行弥补。
过度简化转牌圈和河牌圈决策会变得更具风险。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简化,只是某些选项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赢率。
比如,让我们复习一下第一个解算模型:完美两极化模型。激进者策略最开始的EV为71bb,由于是一个两极化范围所以解算器喜欢频繁下注。如果我们让解算器过牌会怎样?我们的EV会急速跌落到47bb。
诚然,这或许不会是最逻辑化的简化。若我们迫使解算器一直下注会怎样?激进者的诈唬价值比此时会倒下诈唬,也就是说捍卫者全部的抓诈牌都可以有利可图的跟注。这或许看似两害取其轻,但我们的权益跌到了41bb!实际上,对于激进玩家来说与其下注一个过于偏向诈唬的范围,比较好的方案是决不下注一个两极化范围。
不管怎么说,这些简化方案都是不能接受的。相比较更为精确的GTO策略,我们就是失去了太多EV。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通过减少可用下注尺度的数量来进行简化。比如,我们可以在转牌圈采用一种单一的下注尺度,在河牌圈采用两种下注尺度。迫使解算器在后街一直过牌或一直下注可能不会是一个明智的选项。
尽管GTO简化可能会让部分早期下注环节易于游戏,但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在博弈树某个点接受一定程度的复杂性。我们的整体EV仍由我们如何在后街处理复杂决策而定。
GTO简化技术在降低我们需要面对的复杂性上起到了一定的帮助,并且还将这种复杂性推迟到了一手牌的后期。
最后的建议
纵观这本书,我们已经见过了一些例子,即当对手偏离他们自己策略GTO原则时我们可以如何调整。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默认假设应该是若我们试图剥削对手,他们无法找到相关的调整对策。
因此,在没有一个明显剥削机会的情况下我们对抗优秀对手时就会使用GTO简化技术。但是,如果剥削性机会呈现在他们眼前,我们会在一手牌的后期形成一个剥削策略。
剥削打法会赚到最大利益,但正是因为对GTO扑克有个扎实的理解才让我们在第一时间能够认识到并利用这些剥削机会。
知识点
l 我们要非常灵活的对待早期下注环节的简化版,当在思考转牌圈和河牌圈牌况的时候要非常谨慎。
l 在有激励情况时使用GTO,但只要存在可能就采取剥削打法。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