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诈唬策略到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问题的答案纯粹取决于捍卫者的底池赔率。
如果捍卫者的赢率高于底池赔率,那么他们的跟注就是有利可图的。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如果激进者的诈唬频率超高三分之一,那么捍卫者就该一直跟注,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样行动的期望值是正的。根据博弈论激进者的诈唬率过于频繁了。
如果激进者的诈唬频率低于三分之一,那么捍卫者就该一直弃牌,因为他们跟注的期望值是负的。根据博弈论激进者的诈唬率不足够。
然而,如果激进者的诈唬率为完美频率,刚好三分之一,那么捍卫者就无法剥削到激进者。只有在激进者偏离最佳诈唬频率时,捍卫者才能够实施一个剥削对抗策略,此时捍卫者要么一直跟注要么一直弃牌。
根据捍卫者EV的情况,下面给出了三种可能。
试图反击
当捍卫者在河牌圈用抓诈牌跟注时会产生两种可能的结果。下面就是我们对简单牌况EV计算的结果。
激进者诈唬时捍卫者赢牌数和激进者价值下注时捍卫者的输牌数达成完美平衡。我们已经证明了一手抓诈牌在河牌圈的跟注期望值为零!
知道为什么吗?
不论捍卫者在上诉的情况中如何行动,他们的EV始终都为零。即使捍卫者一直跟注,一直弃牌,或任意混合自己的跟注和弃牌范围,他们的EV都会是零。
我们通常会说捍卫者拿着抓诈牌对跟注或弃牌漠不关心来表达这种情况。
这并不是说捍卫者的跟注频率不重要。举个例子,如果捍卫者每次都选择弃牌,那么这就会成为激进者潜在可以剥削的一点。
首个简易解算模型
我们在解算器模型1完美两极化中使用了起始范围。注意这个范围设计的并不现实,而是为了尽可能简单和准确的呈现出完美两极化范围。
注意在这里激进者的任何5x诈唬牌都不会在河牌圈击中方块同花牌组。另一方面,捍卫者的范围总会击中口袋10,这会击败激进者的诈唬牌,但会输给激进者的价值下注范围。
下面是解算器作为激进者如何游戏河牌圈的分析。若你还不熟悉组合的概念,可以翻阅相关资料,术语组合用来表示有不同类型的手牌会被击中的数目。比如,对于翻前既定的口袋对子共有6种可能的组合方式,所以每一种口袋对子都有6种组合。
注意当进行一个底池尺度的河牌圈下注时,解算器的诈唬率就是三分之一。
知识点
l 价值下注应该占我们范围的大部分,即使是大额下注的时候。
l 激进者的GTO诈唬频率等于捍卫者的底池赔率百分比。
结语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