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 开放 发现 分享 专业 助力
注册
Ctrl + D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认知

如何找到最好打的锦标赛?

提到锦标赛大家并不会立即联想到选桌这件事,因为锦标赛中座位分配是随机的。在常规游戏中,你可以根据桌上玩家选择要打的桌子,很多时候你甚至能自主选择座位。有些私人游戏中,能否受邀参与牌局本身就是技术的一部分。我偏爱MTT的原因在于它完全没有选桌和选座这个环节,但锦标赛中关于赛事选择仍有需要考虑的因素。即使无法控制具体对手是谁,你仍然可以甄别出适合参加的赛事和应该避开的赛事。

场地选择
附带其他娱乐项目的场地往往能带来更好的收益。与纯扑克场所相比,这些场所更可能吸引首次尝试扑克的新手玩家。如果地区扑克普及程度不高,玩家平均水平低,比赛会更好打。相比之下,伦敦是糟糕的线下比赛地选择,因其免税政策吸引了全球职业玩家的聚集。

另一重要考量是当地扑克社区的活跃程度。WPT/EPT/WSOP-C这类巡回赛有多少本地牌手会参赛?某些比赛不仅拥有活跃的本地玩家群体,还在大赛前数周举办大量线下资格赛并通过推广活动赠送参赛席位。而有些比赛禁止本地选手参加,参赛者仅限于游客群体,导致职业玩家比例过高。

卫星赛
卫星赛玩家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只需支付一小部分买入即可获得参赛资格。卫星赛的本质就是为牌手提供参与原本无法进入游戏的途径,无论出于资金限制还是对自身能力的客观评估。我与Dara O’Kearney合著的第一本书就是关于卫星赛策略,当时遭到职业玩家的批评,他们认为公开卫星赛秘诀会加剧竞争。我的反驳观点是:帮助业余玩家晋级大型赛事,本质上会使目标赛事变得更好打。

当然并非所有卫星赛玩家都水平欠佳,事实上部分世界顶尖牌手都曾主攻卫星赛(例如Stephen Chidwick曾是卫星赛大师)。但相比没有卫星赛的同类赛事,有大量卫星赛的锦标赛显然更好打。

业界普遍认同,某些低级别比赛比包含大量卫星赛玩家的高买入赛事更难打。线下比赛中最典型的例子当属10,000美元WSOP主赛事,该赛事常年拥有超过1000名卫星赛资格玩家。相比之下,UKIPT伦敦站2000英镑高额边赛可能仅通过卫星赛派发三个席位,其整体竞争强度就高出许多。当然,世界顶尖牌手同样会参与WSOP主赛,但赛事平均选手水平会因为卫星赛席位而显著降低。

我们此前已提示过这个规律:有强大本土粉丝基础且提供大量卫星赛席位的线下赛事,整体竞争环境将更为好打。

报名时机
你无法控制和谁同场竞技,但可以通过选择报名时间来让自己更可能对抗娱乐玩家还是常客玩家。我们之前已讨论过延迟报名的优势(《延迟报名的利与弊》),而它的缺点不仅在于筹码更浅导致你的优势减少,还在于你几乎必然从面对更强的竞争开始。第二点的原因在于:1. 娱乐玩家更可能在早期被淘汰;

2. 你通常会加入一张满是延迟报名玩家的桌子,而这些玩家更有可能是常客。

这本质上是便利性、小时收益最大化与技术优势之间的权衡延迟报名能让你立即获得ICM提升,但最弱的玩家往往会在比赛初期出现。不仅如此,优秀玩家在筹码深度足够时也拥有更大优势。

对于多日锦标赛,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是选择哪天的Day1参赛。如今大多数主办方都会举办常规阶段赛,提供多个Day1组别。假设某个锦标赛的Day1安排如下:

Day1 A:周五中午

Day1 B:周六中午

Day1 C:周日早晨(快速结构),直接衔接Day2

哪个起始组别对手最弱?

多数玩家会认同Day1 B是最弱的组别,因为这是有全职工作的玩家最方便的参赛时段——他们无需在周五请假就能参赛。而职业扑克玩家可以轻松地在工作日中午出现在casino

理论上,快速结构的Day1 C会吸引那些能负担多次rebuy且前几次未能晋级Day2的常客玩家,因此可能是最难打的。个人认为某些快速结构的Day1 C反而更弱,因为它们会吸引不适应慢节奏结构的”最后机会投机玩家”,同时参加过前一天Day1 B的玩家可能更疲惫,在更早开赛时段无法发挥最佳水平。

还有其他实际因素影响组别的选择:若你远道而来参赛,最好选择临近Day2的Day1比赛以减少差旅开支;若是本地玩家,建议选择最早的Day1以便晋级后有更多时间休息至Day2。此外应优先选择周日结束的赛事,这样不会迫使全职工作者额外占用周一工作时间。

总体而言,围绕娱乐玩家制定参赛时段是游戏选择策略的核心。因此晚间游戏更有利可图——此时业余玩家既有时间参与,又往往处于疲惫/醉酒状态。

回到卫星赛的话题,某些赛事会强制卫星赛晋级者必须参加特定Day1(通常为首个Day1)并全程参与。虽然我强烈反对这种规则,但如果所有卫星晋级者都被强制参加Day1 A的第一级别,那这个组别显然会成为最弱的选择。

保底奖金与附加奖励
锦标赛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就是是否有保底奖金以及保底奖金的额度。扑克玩家希望锦标赛值得参与,而高额的保底奖金能消除他们对奖池大小的担忧。一个标注”预估奖池”而非”保底奖池”的赛事,往往是参赛人数不足的危险信号。当锦标赛实际参赛人数未达到保证奖池所需人数时,主办方需进行”差额补贴”,这对玩家而言是重大利好。例如1000美元买入的锦标赛若设有10万美元保证奖池,但仅有80人参赛,运营商需补足2万美元差额。这相当于每位玩家即刻获得250美元的ICM价值提升。若判断某赛事可能出现破保,参与此类赛事就是最佳选择。

部分赛事主赛可能不会出现差额补贴,但其资格赛却存在这种情况。运营商往往更愿意在资格赛中承担亏损,因为这能让更多业余玩家进入主赛。因此也应关注资格赛——它们常是整个赛事周期中最物超所值的秘密宝藏

差额补贴的关键在于信任运营商兑现承诺的能力。历史上曾发生运营商违约取消保证奖池、临时增加Day1组别、直接取消赛事,或借口”技术故障”提前结束比赛仅按实际奖池分配ICM价值的丑闻。不过部分运营商将差额补贴视为营销成本,始终恪守承诺。

附加奖励也是重要考量因素。首届PSPC为冠军额外增设百万美元奖金,WPT赛事冠军可获得WPT冠军赛席位,WSOP及WSOP巡回赛冠军将受邀参加”冠军锦标赛”免费赛。其他特殊奖励包括资格赛胜者的”最后幸存者”奖和系列赛排行榜奖励。

这类附加奖励看似是参赛的额外理由,但需明确奖励来源。例如WPT冠军赛席位是从赛事奖池中扣除,而WSOP冠军锦标赛则来自独立营销预算。相较而言,后者才是真正”额外”的奖励,因此价值更高。

旅行成本
许多成功的扑克玩家因未合理规划旅行预算而陷入困境。在参与现场扑克时,您需要支付路费、酒店住宿、餐饮费用,以及在当地的娱乐开销。由于现场扑克通常是社交活动,玩家要在餐馆用餐,这也意味着额外支出。多数扑克玩家选择与朋友分摊酒店和交通费用以降低成本。若价格相当,选择Airbnb替代酒店是明智之举,这样可自行烹饪节省开支。
关于赛事地点的选择,某些场所消费极为昂贵。蒙特卡洛就是典型例子,其EPT主赛事堪称扑克界最奢华的赛事之一。相反,若您家附近举办大型扑克赛事,应优先考虑参赛,这是以最低旅行成本参赛的难得机会。这也正是许多扑克玩家迁居拉斯维加斯的原因:虽然当地生活成本不菲,但定居此地意味着能以最低交通成本随时参赛。例如他们可以全程参加WSOP,每晚回家休息且无需额外支出。

尽管我不经常进行扑克旅行,但建议将旅行成本视为附加服务费。假设您报名参加2000+200美元的主赛事、1000+100美元的边赛和500+50美元的边赛,平均买入成本为1375+137.5美元服务费。若还需支付100美元路费、300美元拼房费和200美元餐饮费,这些额外开支应计入服务费,使平均买入成本变为1375美元+287.5美元。

这种附加服务费往往能被现场扑克较弱的对手水平所抵消,您的投资回报率可以覆盖这部分成本这也是卫星赛的吸引力所在——胜出者通常能获得包含食宿交通的全包套餐。

总结

还有最后两个因素简单讲下:即参赛人数和服务费。简而言之,在参赛人数更多的比赛中,你的投资回报率(ROI)可能更高,但波动性也会大得多。就服务费而言,你所支付的服务费金额应当低于你预期中的赢率。否则,比赛还没开始你就已经处于负EV状态。

锦标赛最重要的盈利要素是保底奖池和卫星赛晋级选手的存在。非常推荐你选择具备一个或多个这类要素的赛事来规划你的锦标赛战略。

报名时间选择始终是在最大化优势与便利性之间权衡取舍。锦标赛早期阶段是对手最弱的时期,但这对你的每小时赢率并不理想——你可以通过延迟报名参与更多比赛来提升小时赢率。

比赛选择本质上是市场调研。你需要了解娱乐型玩家在扑克中的行为偏好,并围绕他们制定策略。同样地,你要试图理解职业玩家的思维方式和他们规划扑克生涯的方式,并尽可能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他们。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在德扑荟,我们重视您的安全和隐私.
只使用安全服务器和支付处理器,并制定了严格的隐私政策来保护您的信息和订单详情。

2025 年 9 月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签 到
请登录后签到
每日签到得1积分,每连续签到7日将额外得10积分

我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