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唬是扑克游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绿色的扑克桌前,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动作,却能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快感,这种快感甚至会转化为身体上的反应,比如成功地让对手弃掉本可以获胜的牌。
然而,并非每一次诈唬都能如愿以偿,也并非所有事情都能一帆风顺。
在与Dan ‘jungleman’ Cates的一次播客访谈中,Mustapha Kanit分享了他对失败的诈唬毫不后悔的看法。

“我喜欢做一个‘疯狂的人。”
访谈伊始,Cates便问Kanit,对于被视作扑克界那个“疯狂的人”有何感想。
“我天生就是这种风格,那些和我交手已久的人都清楚,我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诈唬。我只是以一种稍异于他人的视角来看待这个游戏,我更专注于自己的个人经历以及我所参与过的那些关键局面。无论是进行大胆的诈唬,还是做出一些看似冒险的跟注,我都感到十分自在。”
在Kanit看来,被视为与众不同的扑克玩家,其实是一种优势:
“被当作‘疯狂的人’,这是一件好事。在一场锦标赛中,你可能会在对手眼中如同《龙珠》中的角色,而在另一场又仿佛海神……我们身处的扑克领域相对小众且略显单调,大家的故事大同小异。即使一个人出生在意大利,另一个人出生在西班牙,他们的经历也颇为相似:都是早早发现了扑克这个游戏,并迅速全身心投入其中,甚至可能用10年的时间来打磨自己的技能,以便能够在这个领域达到顶尖水平。”
据Kanit所说,在豪客赛的圈子里,很难断定谁是最出色的:
“我肯定不能说自己就是最出色的那一个:目前有15到25个左右的名字在圈内流传,根据各自的运势,一年可能是这个人表现最为出色,下一年可能又换成了另一个人。但这些人都是全身心投入游戏、为了能够全年350天在外奔波而做出了诸多牺牲的扑克玩家。”
当Cates提到场景中还有另一位意大利“疯狂”玩家时,他指的是Dario Sammartino,Kanit纠正道:
“如果你这么说,那就说明你对意大利扑克玩家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我敢保证,有很多意大利扑克玩家的风格比‘疯狂’还要疯狂,他们简直处于另一个星球!和他们相比,我其实还算比较正常的…”
不过,尽管有着“疯狂”的标签,Kanit明确表示自己在进行诈唬时,始终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我觉得我和你(Cates)是同一类人,我可以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我并不是那种连续赢了几手牌后就迫不及待想要诈唬的人。通常情况下,我会等到收集到足够多的信息,也正因为如此,我认为自己给人的感觉比实际上要更紧。”
对于如何在失败的诈唬后毫无遗憾,Kanit有着自己的心得:
“我喜欢玩一种比较合理的紧凶风格,但在特定的、允许的情况下,重要的是要有所变化。诈唬可能不会每次都成功,但如果你真的让对手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你就不能有任何后悔。如果你下注后,对手花了4分钟来思考是否跟注,那么这就说明你的诈唬是有道理的,你无需自责。”
大家不妨记下来!
文章来源:扑克档案室
评论 ( 0 )